網頁

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

Tokio Hotel

        第一次聽到這個樂團應該是在國中還是高中的時候,依稀記得是再電視新聞上,他們剛拿到各項MTV新人大獎。他們的MV當做新聞背景,那時候只覺得他們妝化很濃的重金屬樂團,到底為什麼可以拿什麼大獎啊?靠化妝嗎?那個團名是搞什麼東東,根本跟東京一點關係都沒有啊!那時候對這個樂團有點成見,況且對流行歌還沒什麼興趣,也就沒有去聽他們歌。
        昨天晚上心血來潮想起這個樂團的名字,明明應該好好念書的,最後發現自己下載他們的歌、看他們的訪問video到快兩點,呵呵。
        聽了幾首他們的歌,主唱的聲音不算特別猛,但是有一種 「他了解我的難過」的感覺,他們的歌聽起來感覺都差不多,就是搖滾,然後歌詞的內容大多關於「我的失落」、「你的難過」、「我了解你」。哈哈,看到這裡就南快他們的粉絲都是很年輕的青少年了~維基百科說,他們填補了自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之後,青少年的迷惘心靈。再說,他們走紅的時候也都是15歲的少年,唱這些歌真是太有說服力了!
        主唱Bill Kaulitz非常有特色的髮型和妝容、瘦削的身材、溫柔的歌聲,讓他不時被質疑是否為同性戀,我覺得這種懷疑實在是無可厚非,他實在長得太女性化了!好啦,他今年的造型好像有比較man一點,不過他真的是長得很漂亮,這教那些長得像男人的女生情何以堪啊!
   







        他本人在被訪問到是不是同性戀的時候表示:「呵呵,我大概是第1000次回答這個問題了,不過我還是很樂意再說一次:不,我不是同性戀。如果我是的話,那就太糟蹋那些第一排的美麗女粉絲了。」看看,這種回答真的太猛了!怪不得他這麼多女性粉絲!!!
關於他為何會沒有女朋友──如果他不是同性戀的話?我猜跟他15歲時候就走紅有滿大關係,還來不及交女朋友嘛。另外更大的理由就是樂團的吉他手Tom Kaulitz,長得跟他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哥哥,Bill表示他們每天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,他們無法想像沒有彼此的生活。嗯──感覺就是漫畫裡才會有的事情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他們的確不太可能有女朋友,我想。看他那個瘦的樣子,要是要女朋友的話,找一個可以保護他的好像是個不錯的方向。
他們的歌曲滿有日式風格,Bill也很有日本偶像的Fu,那個特別的感覺有人會覺得很娘,但有人會覺得很療癒,呵呵。他們的歌也一樣走療癒系列,我看了一下,成員裡有3個人是處女座(Kaulitz兄弟和鼓手),如果歌是他們自己寫的話,那真的滿能想像的。雖然我認識的處女座都沒有很多愁善感,但我本人的確是多愁善感的代表。有人說,處女座的人心裡永遠有一個角落在傷心。這聽起來滿蠢的,是有什麼可以一直傷心啊?看到花謝也要傷心、看到落葉也要傷心、聽到雨聲也要傷心,會不會太超過?啊,對不起,有時候真的是這麼傷心沒錯。
聽到Tokio Hotel的歌:
(這首是1000 Meere/1000 Oceans 德文版/英文版)
相信我
我們只要再越過一千個海洋
穿過一千個黑暗年代
數千星辰遞嬗
只要再穿過無盡一千次
那時我們終會得到自由……


主唱的歌聲在吵鬧的背景中吶喊,就像我們在生活中被喧囂吞沒,掙扎著想要破水而出;當配樂轉小時,歌聲也把力量放輕,就好像──雖然我從束縛掙脫了,但我也累了。如果我是他們的粉絲,偶像為我寫這種歌,我真的會哭──他是這麼懂我。


滿推薦這個樂團的,沒事的話可以聽聽看~畢竟在台灣滿少聽到德文歌的。

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

木棉谷再開

因為雅虎將於1226日關閉部落格這項服務,我不得不把木棉谷裡的文章備份起來。這兩天花了好多時間整理木棉谷的文章,沒想到這件事聽起來簡單卻花了我整整兩天,天更是從9點起床之後一整天都沒離開座位──除了吃飯,這樣到晚上2點也還是沒有完全處理完=  =。也許我在整理的時候會不自覺被以前的文章吸引,所以一半的時間都在偷讀,呵呵。
算一算,第一篇文章是2006年到今天也已經七年半了,真是驚人。看著那些小時候寫的文章,我心想,我曾經那麼快樂啊!可是難道現在不快樂嗎?其實也不會啦!前一陣子的確有些顧影自憐,看看以前的文章,我以前是這麼知足,現在呢?似乎有點怎麼樣都不滿足呢!是不是怎麼樣都覺得不夠好呢?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這麼負面了?哈哈!趕快找回那個快樂不事件難事的部長吧~

看看國中的我,好好笑喔!怎麼會有這麼蠢的人啊!那時的好朋友:阿薩、風之子、不可開交也都知道我是這樣的人,嗆我也沒有在客氣的。到高中建忠也還算了解我,被他嗆也是一種快樂。到大學,大家好像都很客氣,不太敢嗆我,是因為我是女生吧?還是說因為我看起來很像麥教授?還是說是因為南北差異勒?感覺北部人真的比較重視好聲好氣、和顏悅色──換句話說是表面工夫這種事情,呵呵。
以前的我大概中的比較勤勞,也還沒有對一些事情感到懶散,覺得「唉,就算這樣,那又怎麼樣呢?」覺得自己沒辦法改變的事情說再多也是白搭。看看以前的自己就發現上大學之後自己變得有點消極了呢!好像已經步入中年了,哈哈!
老爸說英吉很認真,一心想要念環工,他覺得自己可以改變、拯救這個世界,哈哈,聽起來好像是我國中、高中時候的想法呢!高三之後似乎就沒有這種想法過了。老爸說我的心理比很多人都早熟,也許我現在已經是個中年人了~這可不行啊!趕快找回年輕的自己吧!是啊!趕快把以前的網誌整理一下,有空的時候拿出來讀一下。真慶幸自己有把以前的種種想法寫下來,如今看來確實是無價之寶。看著自己國中高中時的文章,嗯──確實是寫得不錯,要說「引人入勝」也不為過呢。(自己在講)
也難怪我學什麼語言都覺得自己還是講得滿爛的,畢竟我的中文程度真的算是頗有水準,要把非母語學到這麼有文化水準那要花多少時間啊!學了德文、英文、法文、日文和台語,其中最順的應該還是德文,對德文也最有感覺,這也難怪了畢竟我在那裡出生、在德國的家庭裡加一加也住了快一年;英文雖然知道的單字比較多,但暑假去美國之後有種 「我講的話有這麼難懂嗎?」的感覺,不知道是美國人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;法文和日文就是只打算學個可以去玩的程度,吐兩句聊個天可以就行。對我來說,每個語言都是一個美麗的宇宙,我不認為自己厲害到可以駕馭兩個以上的語言,還是先把會一點的再多學一點、學好一點吧!台語的話好像講得也很順,不過那只是因為滿常講的,而且我們講的台語也算很簡單,沒在講究用詞。說真的,台語對我來說就是有趣、用來和老兩輩的人溝通這樣而已,我可能也不會很認真地教小孩講吧,畢竟自己台語也是沒有非常輪轉,一些諺語我都不會用──話說,老爸會嗎?(呵呵)

言歸正傳,我想寫作還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。想要寫下一些故事的心情也沒變,希望經歷更多之後能寫出更好的故事。那麼,木棉谷──再開!